当前位置:征文笔谈

变 化

来源:中共吉林省委老干部局     时间:2017-05-23     【字体: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地。我依依不舍地摘下了承载着天使般荣光的燕尾帽,赋闲在家。人退休了,可心却留在了市级医院工作岗位上了。三十多年的情情景景,时不时地萦绕在心头。翻阅工作时日记,成为我退休生活一部分。随着一个叫阿古达木(蒙古族广阔含义)名字的出现,他三次入院治疗的经历从我的眼前,从我的心里闪现出来。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子夜时分,正值夜班的我接到了急诊室的电话,这是夜班收入急诊病人的常规程序。放下电话,我做好了接诊重患的一切准备工作。几分钟后,一阵十分熟悉的四轮平车声音和零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只见平车上卷曲着一位双手按着右胸外侧的男性患者。他双目无神,呼吸急促,寒颤、咳嗽。入院诊断:右侧大叶性肺炎。我很清楚,这是由于发病初期局部肺泡炎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蔓延至整个肺叶所至。从送他入院的几个人的装束及沾满泥泞的鞋子看,他们是赶了很远的路。

几天过去了。阿古达木的状态好了许多,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只要用药及时几周后就可以治愈出院。可是当我再次接夜班时,却发现阿古达木的床是空的,听科里同行们说,他家住在我省蒙族和汉族交界地带,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当地不仅缺医少药,而且交通不便,农耕地收入十分有限。为了治病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不得不中断了治疗。他挥泪离开医院的情景,在医生和护士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痛。他的病只治了一半呀,炎症没完全消除,其后果不堪设想。

时光在无声无息的流逝。那是一个隆冬的下寒夜,我正在写交班记录。一张住院通知单递了过来,一个熟悉并曾经牵挂过的名字——阿古达木映入我的眼帘。抬头一看,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精神萎靡、骨瘦如柴的中年男子站在我的面前。他用生硬的汉语说:“是我。我把房子卖了。”只这几个字,足以引起我的共鸣和震撼,看来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当年没有治愈的病已经转为“脓气胸”,要想治好这个病,那可需要很长的时间。

治疗很顺利,通过吸氧、胸腔闭式引流、消炎等一系列治疗,阿古达木的咳嗽减轻了,呼吸困难也改善了,话也比以前说的多了。可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是不是快治好了?我们什么时候能出院?医生说,还需要治疗一段时间。渐渐地,阿古达木的话又越来越少了,一日三餐吃的很少,也只是维持不饿,根本谈不上增加营养。科主任和主治医生不止一次的对他说,你这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是一个方面,增加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说:钱不多了,留着治病吧!出于同情,在主任的带领下科里的医生、护士经常给他带些有营养的食物或给他换些饭票。尽管大家都在帮他,也没有等到治疗彻底,阿古达木还是含着泪,带着无尽的失望和无奈离开了医院。因为,他的钱又花光了。

时空旋转,日月穿梭。时间的脚步,迈入了2012年。这一年,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在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同年我院又一幢大楼也交付使用了。新的住院部,新的医疗设备,新的就医环境,新的服务理念。还有我们全体医务工作者,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着每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在我当班的一个上午,我又一次用惊叹的目光看着再次来医院接受治疗的阿古达木。他虽然面带病容,呼吸时可以看到胸廓的起伏,但看上去精神状态却与前两次大相径庭。一身得体的休闲装,一双一尘不染的运动鞋,穿在阿古达木身上是那样的得体。他微笑着对我们说,这回一定把这病治好再出院。是呀,由于前两次的中断治疗,阿古达木的胸膜已经粘连了,肺呼吸受到限制,不能快走,不能干重活,严重的影响了他日常生活。这次对他的治疗将要行“胸膜剥脱术”。在等待手术治疗期间,阿古达木对我们讲了他家恩惠党的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和精准扶贫政策后而发生的变化。精准扶贫,就是指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这是习近平主席2013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阿古达木的手术如期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阿古达木怀着激动的心情,眼含热泪与我们一一握手告别。他挺着身躯,迈着稳健的步伐,迎着朝阳阔步走向远方。望着他那厚重的背影,望着他那坚实的脚步,是谁让他走出了病痛的困扰,走出贫困,走上康庄的大道,是党和政府的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奔小康,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他走向美好的未来和广阔的前程。啊!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作者系长春老年大学诗词写作班  张莲)


上一主题: 腾飞的诗
下一主题: 感悟老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