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深刻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加快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深刻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指出:要深刻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着力点,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又要求全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唯物辩证法,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和执政为民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具有特殊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民不可能有丰富而高质量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可以说,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这一切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作为吉林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切实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履行好神圣的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空前的力度,更加扎实的作风做好林业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毫不动摇地加快美丽辽源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基础和保障。
二、正确处理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光讲绿水青山而不顾金山银山,老百姓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难免陷入“越穷越垦,越恳越穷”,最终也保不住绿水青山,光讲金山银山而不顾绿水青山,甚至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无异于饮鸠止渴,竭泽而渔。多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实施了两个十年绿化美化辽源大地规划,营造了两个百万亩人工林,使全市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改善。农业连续多年取得大丰收,林农收入持续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和我市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可以实现“双赢”的,那种一讲发展经济就要去破坏环境,一讲保护环境,就没办法发展经济的观念和行为,最终会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潮流所淘汰。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辩证的统一体。如何使两座山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习近平同志有一段精彩论述,为我们做出了正确选择。他指出: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满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如果一个地方山秃了,水脏了,空气浊了,土壤坏了,经济指标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转变;从只注重造林绿化的数量向注重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转变;从重造轻管向造管并举转变,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用心呵护碧水蓝天和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使全市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清心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明媚的阳光,让满目的绿水青山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
三、不负使命为建设美丽辽源增绿添彩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大力发展林业,既能改善生态,筑牢民生之基,又能保障供给,满足民生之需;还能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本。我们要找准定位,牢记使命,把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统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贯彻于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生态增绿、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造林绿化,不断增加森林生态功能。造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保障,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强力推进。继续抓好裸露山头治理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市政府综合治理裸露山头和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挂画地”的规划目标。要持续抓好退耕还林和迹地更新造林等重点工程建设,整体推进造林绿化取得新进展。要创新机制,推动绿美规划持续实施,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绿化美化目标责任制,把绿化美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绿化美化督导机制,加强对实施美化绿化规划的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完善绿化美化投入机制,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部门、企业、社会和个人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支持;要强化造林绿化质量,在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上下工夫。加强造林绿化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不 断优化林分结构,切实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增加森林储备功能和林地生产力。
坚持依法治林,着力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保护生态安全,党中央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把保护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一是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要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尽快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状况恶化的趋势,可以说生态保护红线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线,也是永续发展的“保障”线。二是要强力推进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继续加大工作和督查力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持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荒和蚕食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应收尽收不留死角,坚决遏制林地流失和逆转的势头。三是加大森林资源案件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林业法律法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增强林业法规的执行力,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坚持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活力。一要继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林农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林地流转和林木采伐管理,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使林农在经营林业中获得更多效益,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二要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紧紧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政事、政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和监管体制创新。推进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转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形成功能定位明确,层级清晰有序、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和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的国有林场新体制。
(作者系辽源市林业局办公室原主任,退休干部李茂生)
上一主题: 畅谈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展望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
下一主题: 没有了 |
门户网站
微信公众号
夕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