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建党之初,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如今总数超过9000万,成长为执政70年的政党。五四运动以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取得令世界震惊的辉煌成就。党史告诉我们不忘初心一脉相承,牢记使命一以贯之,是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重温党的历史,才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懈奋斗,才能肩负起新时代、新长征、新使命。
一、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
98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在嘉兴南湖启航。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成为世界奇迹。红船精神成为中国革命之源,引领革命航程,辟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召开,来自各地的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出席了会议。7月30日晚,会议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完成了最后一天的会议。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大会制定了中共第一个纲领,规定任务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私有制”等。这一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起,旗帜鲜明的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南湖红船承载着党的历史,像喷薄欲出的太阳,给中国带来光明,给中华民族带来希望。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指路明灯。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继续追寻中共一大足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誓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航程。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员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二、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信念之基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省的交接处,跨井冈山市和宁冈、永新、遂川、炎陵四县,居于罗霄山脉中段。主要山峰平均海拔超1000米,黄洋界、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双马石五大哨口分部四周,是通往山中的交通要道,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军事地位重要。
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茅坪,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三湾改编的秋收起义部队,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粉碎国民党军队“进剿”,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在党、军队和政权建设方面为湘赣边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初步基础。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不久,会师部队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1928年8月30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激战一天击退敌军,取得了保卫革命根据地的胜利。1928年秋,毛泽东作了《西江月井冈山》,讴歌了红军首战告捷。红四军不仅接连击破国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还进一步加强了红军中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实行部队内部民主主义。同时,中共湘赣边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成立,开始进行土地革命。七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部分国民党军队在湖南平江举行起义,组成红军第五军,12月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进一步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1930年秋到1931年秋,蒋介石先后调集数十万军队,先后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等战术,向红军发动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重点是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这时红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10多万人,所到之处普遍建立党组织和革命政权,开展分配土地的斗争。根据地的建立,为红军提供了广阔战场和充分回旋余地。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方针和战术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敌人,先后粉碎敌人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宣布成立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逐步开辟出一条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明确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英明论断给广大革命者心中燃起希望,井冈山的斗争经验为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为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增加了信心。历史证明,坚定信念,坚定意志,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对党的建设和革命斗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长征精神是党的胜利之魂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调集50万军队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政治上采取保甲制和“连坐法”控制民众,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战略。这时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主力有8万多人,并积累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斗争经验。但是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主张“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等错误口号,命令红军北上应敌,导致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多人撤离中央根据地,向西突围,中央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等在历次反“围剿”中创造的红军战略战术原则,指出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单纯防御路线的危害。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长征。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没有人烟的沼泽草地,广大指战员同甘共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长征展示了红军将士钢铁般的信仰、钢铁般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纪律、钢铁般的担当。长征的胜利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心中。
长征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篇歌颂长征精神。特别是《长征》一诗,是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战略转移,三支主力红军抵达抗日前线陕北会师的光辉写照和热情颂歌。它生动描写长征中的艰险壮阔场面,深入地刻画了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状态,弘扬了红军豪迈的英雄气概。全诗语言精美,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节奏强烈,用词精当,笔力雄健。《长征》是一首不朽的革命诗篇,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彰显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由战友文工团于1965年8月1日在北京首演,作品以史诗性、抒情性为特点,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构成了一部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并已入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人的红色基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鼓舞我们夺取新的伟大长征的伟大胜利。
四、延安精神是党的建设之本
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保安迁驻延安。此后的十年,延安不仅是党的指挥中枢,也是战略的大后方。中共中央运筹帷幄,做出了关于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和实施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宣告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召唤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工农学商,召唤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敌后战场,坚持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国民党友军作战,一方面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1937年9月25日,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日战争中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40年8月20日起,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侵华气焰,锻炼了人民军队,振奋全国民众,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在极其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还创建了敌后武工队,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敌后军民的反“扫荡”斗争,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坚持中国抗战的重要力量。
坚持把抗日战争同民主制度结合起来,搞好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抗日民主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容纳各方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的力量。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工作人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陕甘宁边区是根据地建设模范,晋察冀边区还探索了根据地社会建设之路,根据地军民团结,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克服经济困难。为了坚持抗战又不过于加重人民的负担,抗日根据地坚持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实行以农业为主,农业、畜牧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的方针;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努力生产、厉行节约,合作互助、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等系列方针。从1942年到1944年的三年中,陕甘宁边区共开垦荒地200多万亩,粮食自给有余。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广大指战员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开展劳动竞赛,深耕细作,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粮食堆满仓,麦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的“陕北好江南”。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毛泽东、朱德带头开垦菜地,周恩来、任弼时带头参加纺线比赛。延安党政军数万人参加大生产运动,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也积累了领导经济工作经验,还培育了延安精神。
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整风运动。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强调按照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建设党,并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伟大工程”的高度。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毛泽东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并深刻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为全党普遍整风作了准备。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普遍展开。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42年5月,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全面总结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为中国革命文艺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使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深入人心,促进全党新的团结统一,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4月23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大会确定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提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宏伟任务,解放生产力。七大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要求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在实践中形成的,它指引我们党团结一致,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党在延安的十年,不仅取得政治、经济、军事的胜利,还培育了延安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2009年11月,习近平在陕西视察时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力量。
五、西柏坡精神是党的执政之纲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部分人员离开陕北,东渡黄河,随后进驻晋察冀解放区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这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节节胜利的重要抉择。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书面报告中宣布党的最基本政治纲领:“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它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举行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代表人士热烈响应,摆脱国民党的阻挠,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随着解放战争的新进展,党宣布了基本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中共中央批准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一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引导着受封建制度压迫的亿万农民积极投身民主革命。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分配土地等工作,广大农村掀起土改工作的热潮。到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年踊跃参军,广大农民把粮食、被等送上前线,还组织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担负战地勤务,各地民兵组织,配合解放军,保卫解放区。
在军事上党制定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具体行动纲领,还制定了以“集中优势实力,各个歼灭敌人”为核心的十大军事原则。强调为适应转入战略进攻的新形势,解放军的作战方法也应有新的发展。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此时,人民解放军由战争初期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解放区的面积扩展23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68亿。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战略决战,最后打倒蒋介石,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中央军委科学分析敌我双方形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安排,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154万余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中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覆灭。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规划了新中国蓝图。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它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指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特别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我们党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这个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求全党保持两个“务必”。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西柏坡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前夜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党工作重心转移,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时期的决策地,它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西柏坡精神是集党的经验之大成,是中国革命经验之大成。西柏坡精神:牢记党的宗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设新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坚定党的信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不懈奋斗精神。坚定道路自信,中国革命是伟大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进行新的伟大长征的继续革命精神。牢记“两个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自我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我们学习党史,追寻初心,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此,我们必须要自觉地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务实求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新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每个党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
上一主题: 党 颂 |
下一主题: 没有了 |
门户网站
微信公众号
夕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