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原副主席 赵家治
今年9月23日即农历八月十四、秋分,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全国性的农民丰收节,在世界尚属首创。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业继往开来的大平台,也是传承和创新的大舞台。它不仅是农民的专属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必将在全国人民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传承农业文明的历史和经验
农业文明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农业经济可以上溯一万多年。农业文明理所当然的包括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农业经济比起采集经济,更容易获得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增加成为可能,人口增加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公元前7000年左右,长江、黄河中下游以及辽河流域出现了第一批农业村落,初步形成南方稻作,北方粟作两个农业文化区。农业发展,人口增加,产生剩余劳动,食物储备增加,使一些社会成员得以脱离食物生产,有的从事商业、手工业,有的从事社会管理,社会关系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看,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四个阶段。历史证明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为社会提供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源源不断的劳动后备军,成为手工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科技业、文化卫生事业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几乎都是农业技术比较先进、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实践证明,只有实现农业稳定的发展,才有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才有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
农民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生力军。农民是从事农、林、牧、副、渔业活动,并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人。从经济角度看,农民是一个职业概念,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民还是一种社会身份,是国家的主人,包含着许多社会和文化含义,农民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形态。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宗法制已破坏。春秋战国时期赋税改革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推动了周王朝的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促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公元前680年左右,管仲在齐国推行“案田而税”,土地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数量分等纳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实行“初税亩”的税赋改革。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国商鞅变法,“坏井田,开阡陌”由税改而进到土改。商鞅变法,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可以买卖,土地私有制在秦国完全确立。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催生了农民的产生,农民队伍的成长壮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对三老、孝悌、力田加以赏赐。还施行“除田租税之半”,减免税租,减轻徭役,开放国家山林川泽。文景两代采取一系列措施,促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国库充实,百姓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显著发展。唐太宗贞观年间,励精图治,生产恢复,社会安定,民族融洽,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唐朝政府按《户令》《田令》确定农村居民土地产权,轻徭赋,不夺农时,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增加劳力,恢复生产,农业连年丰收,谷价低廉,农民生活提高,出现社会安定的景象。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国达到封建制度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极致,史称“康乾盛世”。康熙注意恢复发展生产,鼓励垦荒,免征田赋,永远停止圈地,严谨私派、加征农民赋役,农民利益受到一定保护。乾隆吸取康雍两朝为政经验,实行“宽严相济”的新政方针,把垦荒推向边疆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保障农业发展。广设粮仓,为民储粮,备灾备荒。康乾时期,中国疆域辽阔,经济总量居于当时世界首位,成为统一繁盛的国家。三大盛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期都要重视农民,爱护农民。农民富国家富,农民有活力社会有生气。农民问题永远是中国大地上的首要问题。
回顾中国农业文明的曲折历程,我们既对农业不断发展感到自豪,也从世代农民的苦难与血泪中受到启迪。农业文明是以人为中心的文明,以农民为主体的文明。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饮水思源,不能忘了种田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尊重农民,崇尚劳动,敬畏粮仓,崇尚丰收,应成为社会共识,成为一种社会公德。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制度的优势,文化的自信,是时代的选择,明智的选择。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村与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节庆系万家,必将城乡共祝,普天同庆。
二、凝聚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当今世界,以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向发达的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使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大提高。
农业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农业机构改革、经营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市场机制改革和农业投资改革,农村发生可喜的变化。农业经济呈现高度商业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出现结构、地区性相对过剩。农业发展从追求产量最大化向提高质量、追求效益最大化转变。经营方式由巩固家庭联产承包到发展规模化经营,数以千万计的农场,生产丰富多样的高价值商品。农村家庭收入不仅依靠单一的农产品,非农就业,非农收入逐年提高,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农业增长方式从传统投入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并支持更多提高生产力的投资。然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社会任务依然繁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现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县域财力严重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投入不多,后劲不足,农民收入不稳定,增收的门路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农村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采取超常振兴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的要求;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重大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宏伟目标,也是系统工程,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村基础工作,任务很重,需要全党重视,政策扶持,社会支持,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实现农业的全面振兴。
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迫切需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社会状态,又是一种主观创造,既有世代不变的追求,又有时代丰富的内涵。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改革成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诸多方面,农村与城市比都有着不同的差距。我国有7亿农民,关注农村的状况,关注农民的生活,关注农民的追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好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推动农业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依托“互联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推动乡村旅游,让城乡人民共享乡村振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美好生活是城乡人民的共同梦想,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发展,才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城市各种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家投资创办大型农场,引导富裕农民企业家回乡创业,支持机关干部下村扶贫。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必将反哺城市,农民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商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基本物质保障,不断改善和丰富着城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乡村振兴之道,靠的是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美好生活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就是中国人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和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未来。我们党得民心、启民智、聚民力、谋民利,人民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智慧,就能奉献力量,乡村一定振兴,中国梦一定实现。
三、创新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内容和形式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和国家为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设立的节日,也是展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全国人民共享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本质是特定的文化节,它传承的是中华优秀的农耕文化;弘扬改革开放40年农业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示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硕成果和面貌。丰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内涵,创新活动方式,汇聚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群众文化的正能量,必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人们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加强领导,精心谋划,统筹协调,务求实效。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以县乡村为重点,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全国性的节庆活动。它集中展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种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类文明,突出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两大特色,发挥大众传媒和现代传媒两大优势。推动城乡互动,形成热烈、喜庆、祥和、共享的文化氛围。中国农民丰收节政治性、群众性很强,时间性、多样性很紧迫,必须精心谋划,统筹协调,节俭办会,务求实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谋划指导,社会各界支持,商业市场运作,群众广泛参与,媒体大力宣传的良性机制,才能使节庆活动接地气、聚灵气、有生气,活力四射,能量满满,群众喜闻乐见。
以农民庆丰收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农事活动。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是展示劳动成果的好时机。农民丰收是以粮食为主要标志的丰收,也涉及农林牧副渔业,以及农村加工的新产品,是物质成果的丰收。要利用节庆的平台,搞好农产品的大展示、大交流,让名优特新的名牌产品,进行线上线下的商品交易。要利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普及科学知识,交流农业管理经验,开发新项目,发展新产业。要宣传推介农村的发展变化,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和环境改善,吸引城乡互动,推动城乡旅游文化交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民培养新的农耕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出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特点,培养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特色文化。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别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多样的文化异彩纷呈。地域文化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民间文化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特色,个体文化的审美情趣、创作方法等都是千差万别的。发挥不同文化的优势,推动了农民文化的大交流、大发展。乡土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植根于乡土社会,源于乡土社会文化。如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崇德尚群,扶危济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热爱自然,保护耕地等人文精神影响久远。乡土文化同田园风光一道给人们打上深深的烙印,乡土、乡音、乡韵、乡情让人们留下永久的乡愁,成为城乡难以割断的纽带。
以群众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农村群众文化,以农民群众为主体,是以自我参与、自我开发、文化娱乐、寓教于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文化。把群众文化引入到农民丰收节上来,让农村文化出彩出新。让河川渔猎文化、平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相互交融。闯关东文化、民间百业文化、萨满文化、民族歌舞、说唱文化、曲艺戏曲、诗歌、朗诵、民间故事等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吉林歌舞、辽源琵琶、东丰农民画、二人转的优势,发挥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的作用,给人以舞台,让群众积极参与,展示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群体之美,展现丰收之美、田园之美、生态之美。让丰收节融科技、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群众热情参与,开眼界、长见识、学知识、增智慧、鼓干劲、创大业。
上一主题: 寻找生活美学的真谛 ——关于马犇小说集《西城菊叟》 |
下一主题: 走向辉煌的四十年 ——桦甸农民画赏析 |
门户网站
微信公众号
夕阳家园